1月1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介绍山东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福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请问,省发展改革委作为全省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发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省发改委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规划引领、政策制定、产业布局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加力提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转移整合炼钢产能2356万吨、焦化1801万吨、地炼2696万吨、轮胎2380万条,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企业全部关停。多措并举改造传统动能,2023年前11个月完成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113个,技改投资增长10.6%。全力壮大“十强”产业,集中支持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强,数量居全国首位、总规模超1.3万亿元,180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276家领军企业总规模分别达到8.9万亿元和3.1万亿元。
二是深入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投运渤中B2等海上风电项目,250万千瓦海阳核电二期全面开工,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91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1500亿千瓦时,装机量和发电量较2020年实现“两个基本翻番”。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梯次开发、接续发展抽水蓄能项目,持续推进电化学储能规模化应用,积极推动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应用示范,新型储能规模达到375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出台全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23年关停低效小煤电机组77台、301万千瓦,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累计完成改造36台次、1774.5万千瓦。
三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以国家确定的能效水平基准值和标杆值的平均值为基准,全面提升“两高”行业能效标准。完成三轮“两高”行业核查,1125家企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提前完成“十四五”30%的任务目标。连续5年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倒逼能源利用水平提升。从能耗强度下降任务完成情况看,扣除原料用能、可再生能源后,我们有信心完成“十四五”前三年累计下降12.6%的任务目标。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