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全面开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4-10-22 09:00 信息来源:中国改革报 浏览次数: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核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和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所在地。近年来,该市突出“锁定目标、重点突破、完善功能、强基固本”工作基调,创新“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方法,落实“精准、精算、精益、精彩”工作理念,县域经济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突破1600亿元;2024年1月至6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17.56亿元、增长5.8%。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2022年度、2023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胶州市连续两年获评“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抢抓战略机遇,打造对外合作新平台。近年来,上合示范区着力加强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成长为服务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的综合性开放平台。推出“上合·银关通”“信用上合”“一单制”等实体型、制度型、机制型、智力型四类国际公共产品82项,6项案例入选“中国+中亚五国”优秀合作成果,为地方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和模式引领。2023年,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入驻企业突破1万家,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培训97个班次、6200人次。2024年,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上合示范区进一步打造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样板。今年以来,上合示范区公共产品属性正全面彰显,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额、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注册用户日益攀升。胶州拥有“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优势,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全省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已开关运行,成功获批青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61条定期航线和146个国内国际航点通达全球。2024年上半年,胶州市推进与新加坡、深圳等地11家机场实现“双枢纽”战略合作,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青岛—大阪—孟菲斯”航线正式开航。

夯实工业基础,拓展产业升级新路径。41个国家行业大类中,胶州有31个,是亚洲最大的船用锅炉生产基地、国内外知名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轮胎数字化装备基地。制定《上合新区六大地标产业“聚优培强、破局成势”攻坚行动方案》,开展“聚优培强、破局成势”攻坚行动,推动钢结构、食品加工等“六大地标产业”强劲增长。制定《关于支持“一镇(街道)一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拓展“倍增计划”企业培育梯队,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969家、稳居全省县级市首位。智慧家居、电力钢结构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市,并先后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山东省工业强市。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完成“工赋上合”综合赋能平台一期建设,发布工业赋能场景200余个、居青岛首位。实施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三年攻坚,开工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营收突破100亿元。2024年上半年,32家企业成功申报青岛市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提质发展新活力。推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实施“树百强、育千规、链万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积极落实“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出台《关于破解企业痛点堵点问题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春风送岗”等活动,通过企业家座谈会、基层走访调研等形式,“面对面”了解情况、“点对点”反映问题。创新推出第一批20项“集成式”改革举措,全省首创“一件事工作室”,荣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奖等16项全国性奖项。目前,全市经营主体超25万户。

2023年胶州市入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名单,2024年入列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试点”10个县市之一。胶州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洋静表示,胶州将在建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持续加力,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编辑:(尹明波)
打印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