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机关处室 > 服务业处 > 工作动态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聚力“两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缔造区域经济新动能

自2021年,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区域以来,开发区三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力度持续增强。以乖宝宠物、正信味业、中通新能源为代表的“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形成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全区“两业”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产业”赋能“两业”融合的“开发区模式”。

一、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缔造区域经济新动能。对重点产业领域精准施策,加快业态模式创新,推动产业经济赋能制造和服务环节,延伸和提升价值链,紧抓重点龙头企业,加速壮大经济新动能,着力打造一批开发区“两业”融合典型样板。一是重点打造宠物食品融合发展新业态。乖宝集团作为开发区首个国家级出口宠物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龙头企业,以智能化制造为突破口,依托宠物小镇和宠物产业园两大功能载体,全面推行“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等新型生产销售模式,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宠物电商、宠物医疗美容、宠物工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型产业链条发展。国内市场连续五年实现高速增长,海外市场遥遥领先,连续多年荣获宠物行业电商双十一战榜靓点。二是大力培育工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正信集团以正信味业优势项目为带动,促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江北酿造文化博物馆面向社会群体开展科普体验游,全力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为工业文化旅游区域样板。培育打造国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旅游采摘基地、学缘文化创意出版+出版制造产业园等“两业”融合新模式,通过“文化创意+产品链”,提升产业整体附加值。三是大力推进文创产业和特色小镇深入融合发展。湄河文创小镇作为第二批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以“文创+科创+休闲旅游”为发展重点,积极探索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小镇发展模式,集创意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五链合一”,带动一批文化创意、家居餐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创新创业资源集聚,成功打造湄河文创街区、绿皮火车餐厅等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二、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重点行业、领域新优势。聚焦主导产业,拓展制造业发展优势,推进服务环节拓空间、提品质、增效益,提高产业链水平;依托现代服务业技术和专业化优势,衍生和服务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两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两业”双向深度融合。一是加快推进汽车制造和全链条服务创新融合。引导中通新能源汽车积极探索“智能制造+车联网运营智慧平台”的后市场延伸,成功实现了从上游单纯的环卫专用车辆制造商向下游智慧环卫运营服务企业的转型,目前年产环卫车辆约1600余台,承接了下游环卫服务产业链约1.3亿元业务收入,成为开发区环卫装备与环卫服务双龙头发展的标杆企业。二是加快推进原材料生产和服务业融合步伐。引导希杰生物通过推进品牌化、发展个性化定制、全链式智能生态服务实现转型升级,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自2004年入驻以来,累计追加9期投资约计4亿多美元,核苷酸产能占全球市场的40%,成为开发区纳税第一大户。三是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发展。围绕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试点园区—聊城物流园区,引导物流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管理环节,促进制造业企业物流配送向直配、智能模式转变,年交易额达60亿元,成为聊城市打造“物流强市”的重要载体。四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引导钢管深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筹建汇通管业大数据智能生产管理平台,积极探索无缝钢管行业“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路径新平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挖掘潜力空间。五是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当代、星光、金融中心等8大楼宇集群,加速引进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星光·国际金融中心打造规模化、聚集化的中小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集聚了招商银行、恒丰银行、泰康保险、鲁西融资租赁等60余家金融机构及金融产业链企业,为企业提供资金、投资、保障、信息咨询等服务,先后于2023年8月、2024年8月入选市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加强多重措施保障,推动两业融合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合力,完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统筹和保障,强化“两业”融合项目支撑,建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助力“两业”融合发展。二是持续优化融合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创新适应“两业”融合发展要求的保障措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出台《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等扶持政策,整合省、市、区各级扶持政策文件编制《政策汇编》,通过政策激励、宣传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四是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试行)》,加大人才支撑,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年内引导企业引进各类外国专家6人次,统筹推进人才揭榜挂帅工作,出台相关政策,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招才引智环境。

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两业”融合渐入佳境,不断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 聊城市发展改革委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分享
版权所有:山东省发改委
鲁ICP备10017206号
标识码3700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