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潍城区探索“两创”新路径推动金石文化传承发展
潍坊市潍城区作为陈介祺金石文化的发祥地,聚焦推动金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构建“保护为基、传承为本、发展为要”的全方位传承弘扬体系,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金石文化创新发展之路。目前,已连续10年举办陈介祺艺术节、金石文化周,获评“金石之都”;相关经验获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被省委宣传部全省推广。
一、保护和挖掘并重,推动金石文化薪火相传
建立顶格推进机制。成立金石文化保护传承专班,形成“专班统筹协调、职责部门直接推动、属地街道全力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联动工作格局。从2021年开始,提级纳入全市战略布局,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两级协同、一体推动。突出“两个”核心元素。一方面以金石学宗师陈介祺为核心,深挖欧阳修、赵明诚等金石学家成就,形成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金石诗集”;另一方面利用10年时间,征集印章、印屏等各类藏品2.1万余件,重塑“万印楼”印学地位。打造“N个”传播平台载体。搭建“点阵式”研究传播矩阵,依托陈介祺研究会,打造潍坊学院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中日韩金石篆刻交流互鉴中心等80多个金石文化研究阵地,形成辐射全国、贯穿海内外的传播效应。
二、传承与弘扬并举,激发金石文化新的活力
建立专业化传承机制。创新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同步培养模式,通过举办评审大赛、高峰论坛等,实现专业水平和学术层次双提升。目前,举办各类展览展会、学术研讨100余场次,评审精品印章1万余方。实施大众化普及行动。一手抓“教育传承”,实施“篆刻艺术进校园”行动,在100余所中学开设金石篆刻课,受熏陶学生达10万人以上;一手抓“民间传承”,建立“传帮带”研学共进体系,对金石文化爱好者进行技艺传承,使更多爱好者从“业余”变成“专家”。拓宽国际化交流路径。构建中外金石文化交流互通体系,通过举办海外篆刻联谊会、海峡“两岸情·金石缘”主题展等活动,将海外篆刻精英“请进来”,让金石文化“走出去”。
三、发展和共享并进,释放金石文化价值效应
推动“文化资源”增值性资产转换。以十笏园文化街区为中心,整合地理、人文、非遗产品等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推动资源高效流动,带动辖区5万多人就业创业,金石文化产业产值较10年前增长150%。实现“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探索“金石文化传承+自然资源+休闲体验”等联动发展模式,依托十笏园、万印楼旧址等景点,串联当代“万印楼”和金石文化公园等,将金石文化深度融入旅游线路设计、讲解体验,实现文化效益最大程度释放。促进“文化资源”社会共享。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计划,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依托,将拓本、复制件等产品纳入空间展陈,实现金石文化“全民共享”。目前,已在180个街道、村居建设金石文化传承联络空间站。